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4-01-26 03:16:41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本文共2523字]

按照厅园区处的部署安排,甘孜州调研组结合“1+5”调研指导工作,对甘孜州理塘、九龙、泸定当地农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甘孜州农业园区建设概况

目前,甘孜州重点以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果、川牛羊作为6大主导产业,共启动建设了21个现代农业园区,总投资16.2亿元,建成基地24.72万亩、饲养牲畜24.68万头(只),实现农业产值17.46亿元,带动受益农民3.93万户共24.99万人,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万元。

二、主要亮点做法

(一)立足特色,合理规划

理塘县立足高原优势特色产业,根据现有的水源、地势、土壤类型、产业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打造濯桑现代农业园区,覆盖了濯桑、甲洼、藏坝3个乡镇,总面积达12.3万亩,核心示范区9万亩;九龙县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围绕牦牛、茶叶、花椒等特色产业建设高原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构建九龙精致山地农业发展模式,集中打造3.63万亩花椒基地、3万亩魔芋基地、1.5万亩茶叶基地;泸定县立足自然条件优势,打造杵坭片区水果、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覆盖杵坭乡、德威乡、冷碛镇、兴隆镇四个乡镇,19个行政村,园区核心区发展食用菌基地1000亩、水果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园区发展特色产业7000亩。

(二)壮大产业,夯实基础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优势农业,着力构建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理塘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紧扣绕“一园多主体、种养循环、三产深度融合”主题,重点打造牦牛、果蔬产业,实现了群众能增收、企业能赚钱、产品有市场、质量有保障、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初步建成“一轴三区六基地”产业布局,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四川省首批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泸定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区域内果蔬产业及加工等基础优势,以食用菌、特色水果为重点,着力打造集农业主产区、农产品加工区、冷链物流区、农旅融合区“四大功能区”于一体的现代精品农业园区,园区综合产值达2.14亿元,带动人均增收6300元;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万元。

(三)培育主体,示范引领

理塘县采取入股、出租、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鼓励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牧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合作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濯桑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依托“现代农业双创中心”,按照“经营主体+服务平台+服务主体”模式,探索建立了“五统一”(即统耕统种、统测统配、统采统供、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的生产模式,构建了“五位一体”(即经营机制、生产标准、溯源体系、市场开发、品牌营销)的高原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2019年共为2家龙头企业5个专合社和3个乡5个村31户农户提供全程“代耕、代种、代收、代销”的社会化服务6689亩;泸定县杵坭水果、食用菌园区培育新经营主体240个,从业人员1314人,参加各类培训1300 人次,培训覆盖率达98.9%,园区产业利用网络技术的通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了喷灌、滴灌、土壤检测、温度计等技术先进实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面积6900亩,推广率达到98.5%。

(四)发展科技,提质增效

理塘县人民政府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畜科院、四川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院)县合作协议,科学制定以“土壤改良、配方施肥、休耕轮作、技术规范、种养循环、植保防治、疫病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高原生态农业标准,占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制高点。园区龙头企业还注重自身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积极应用加工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推出新产品。科技创新团队研发试种各类蔬菜新品种达20多个,牦牛肉奶新产品30多个,绒毛制品10多个,改变了极地果蔬和牦牛肉、奶、绒的生产模式,解决了极地果蔬和牦牛肉、奶、绒的生产加工制约瓶颈。园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经营主体培训实现了全覆盖,先进实用配套技术普及率较高。泸定县与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依托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和州农科所、畜科所等科研机构,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发展4个,其中有马铃薯原种培育基地、羊肚菌种植基地、仙桃人工种植基地、贡嘎雪桃种植基地。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泸定县科技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服务,解决科技推广难题。建有县、乡(镇)两级农技推广站,村有驻村农技员,农技社会化科技服务覆盖率每年增长5%以上。大力推广羊肚菌、仙桃、特色水果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数达到1323人。

(五)打造品牌,拓宽销路

理塘县以“圣洁甘孜”农产品品牌为落脚点,通过电子商务双创孵化中心、康藏阳光公司、鹏飞牦牛肉食品公司现有外销渠道,加大高端农产品及旅游资源联合推介力度,不断提升理塘农产品、旅游产品知名度,借助“农奢会”公众号,发展订单农业,将农产品远销北京、香港、台湾和珠三角地区,保障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九龙县着力打造“中国花椒之乡”,发挥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品质优势。开展茶博会,唱响茶叶品牌,打造出藏区生态茶叶品牌“臧雪”“臧红”、“纸醉”、“金迷”等。泸定县已培育“泸定红樱桃”“泸定幸福仙桃”“贡日夏藏香猪”“泸定有机羊肚菌”“雪森美好核桃油”等农产品特色品牌。培育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11个、绿色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9个,泸定红樱桃已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在申报泸定仙桃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入驻园区企业实力参差不齐。部分入驻园区的企业,2019年销售收入仅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够。

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如理塘县濯桑现代农业双创中心每年生产了大量的萝卜,但主要只对萝卜进行了清洗及冷藏保存,未生产诸如泡菜、萝卜干等储存时间更长的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是内生动力不足。理塘县园区内的香菇产业示范基地,因其主要由五粮液集团援建,其产品也主要销售到该集团,基本对外销量不多,渠道相对单一,一旦五粮液集团不再购买,该基地将无法立足于市场。

四、对策及建议

1. 给予财政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甘孜州部分园区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恶劣、生态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中低产田比重大,有效灌溉面积不足,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导致园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难度大、任务重,给予一定财政倾斜,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 提升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涉农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展清洗、烘干、分级等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农牧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支撑和带动力量。甘孜州园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和综合发展实力明显不足,带动能力不强,亟待较有资金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园区生产运营,发挥各类市场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本文共252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