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党组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市局党组要求,现由我代表分局班子就本年度履行职能和廉政建设情况报告如下,请组织和领导审查,同志们评议。
今年以来,分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搞好“两个年建设”为主题,以深化“五五工程”为切入点,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班子成员精诚协作,全局同志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今年,我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城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评为食品安全、计划生育及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东吉工商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工商所,消审工作获省局肯定,非公党建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等得到区委、区政府肯定。
一、稳增长、促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我们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着力在主动服务、积极服务、创造性服务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认真落实49号文件精神,实行先照后证;全面实行工商业务“零收费”,免收企业登记费9.7万元;开通“E线通”验资平台,为62户企业简化验资手续,节约费用5.7万元。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12 户,总数达到884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476户,总数达到 15165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16户,总数达到 98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1户,总数为两户;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
二是深度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帮助区政府引资的一户电子企业办理省名冠用,在最短时间内办理了执照,得到区政府领导和企业的认可。为“XXX市起重机械厂”融资提供延时服务,使企业及时拿到3000余万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为4户区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启动绿色通道,使其快速落户XXX。
三是大力实施商标战略。通过完善商标数据库、制定年度商标培育计划,强化商标指导工作。以经济户口为依托,全面落实“一所一标”工程,将生产加工型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重点培育对象,督促指导各工商所做好商标培育工作;深入开展“三书五进”行政指导工作,散发宣传单2000余份;指导“吉羊麒鸣”等3件注册商标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目前,全区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04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15件。
四是加大助企融资工作力度。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助推企业发展,通过银企洽谈、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9.1亿元,召开“广告助企”“广告助农”商洽对接会,为特色企业、涉农企业、广告经营单位搭建三方供需合作平台,为媒企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东北亚博览会”举办期间,为麒鸣牧业与吉广传媒对接合作搭建平台,使其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得到市级领导高度赞扬。
五是全力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全民创业30条政策,为毕业大学生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在市农科院“吉东种业有限公司”成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5名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及等创业前指导服务。与“吉林省行行行洗染连锁有限公司”签订“大学生见(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并组织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二、强监管、重规范,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通过深入推进网格化监管模式,加大监管执法强度,努力使各类违法行为无所遁形;通过深入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经营者自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执法办案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局所联动、科所联动的全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办案类型和执法强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查办的案件类型达到13个,罚没金额在1万元以上案件共计13件,5万元以上案件4件。查办一件传销案件,罚没金额达20万元,填补了全市系统多年没有传销案件的空白。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73件,罚没金额85.4万元,完成全年执法工作量的152%,再创历史新高。
一是突出重点强监管。以涉及民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继续把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在食品监管职能过渡期,分局上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认真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集中开展6项食品市场整治和5次问题食品清查,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1件,案值8.8万元,确保了全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零事故。
二是集中力量抓整治。整合办案资源、集中精锐力量开展八大专项整治行动。捣毁传销窝点3个,遣散传销人员33人,查处通和商城传销案一件,收缴罚没款20万元;抽样检测化肥10个批次,立案查处3件;查办无照经营案件50件,罚款9.67万元;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傍名牌”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执法行动,查封“黑窝点”5处,查办侵犯商标专用权案2件;开展虚假广告专项治理,查处虚假广告案件6件;查处利用“会销”方式销售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欺诈消费者案件6件,罚没款6.5万元,为老年消费者挽回损失3.5万元;查处创维电视和华生家电虚假宣传案,罚没款6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经营户29户,查扣盗版光碟191张。
三是依法行政促规范。严把案件“四道关口”,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案件核审,成立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委员会和核审小组,建立重大、复杂案件的集体核审制度,指导、规范全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行使;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从程序的合法性、证据的有效性、处罚的准确性、量罚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查考核,共评出优秀案卷6件;丰富法制培训形式,组织开展了“六五普法”验收测试,对全局人员学法用法培训实效进行考核验收。邀请吉林市丰满分局办案机构人员到我局参加执法经验交流座谈会,为全局办案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
三、护民利、保稳定,不断提高消费维权水平
通过完善维权机制,整合维权资源,拓展维权途径,丰富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维权工作效能。
一是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充分发挥12315网络平台作用,及时解答消费咨询,依法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全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180人次,当面解答消费咨询243人次,调处消费纠纷42件,转接省、市局12315平台举报案件167件,全部处理完毕,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万3千元余元。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调处消费纠纷案件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39元。
二是建立消费维权示范点。按照12315“五进”工作及“一线通”维权体系建立的要求,确定“华生家电”等27个消费维权示范点和15个“食品示范店”。建立涉农投诉站27个,同村屯“一会两站”合署工作,延伸涉农维权触角。
三是加强消费维权宣传。开展“消费大讲堂”进社区和“送法下乡”活动,讲授食品安全常识和维权知识,倡导大家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避免上当受骗。举办3.15大型宣传活动,当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解答消费咨询200余次,受理消费投诉12件,当天成功调处8件,并立案查处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3万余元。
四、提素质、转作风,努力打造能力过硬队伍
围绕队伍建设提高年的工作要求,努力构建业务过硬、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分局班子成员积极参与每周三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带头发扬民主作风,认真落实党组民主生活会意见建议;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深入基层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与干部谈心交心,及时掌握队伍思想状态,疏导不良情绪,化解矛盾症结。
二是抓作风肃政风。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针对大走访、群众评议、“两随”回访等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加以梳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制定下发《开展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纠正“四风一顽症”、加强廉洁自律工作方案》、《加强公务车辆管理通知》等相关制度规定,细化措施,落实责任。进一步重申和强调省局提出的六个“坚决不”及分局“十不准”纪律规定;认真开展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门难进、脸难看》专题片,并以党支部为单位,对照“四风一顽症”和市局方案中列出的6个问题进行深入查摆,活动氛围热烈,收效良好。
三是抓培训强素质。以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加强政治学习,以新颁布的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执法办案技能、消费维权知识等为内容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培训采取中干轮流登台讲课与课下小范围讨论相结合,理论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专题讲解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业务骨干经验介绍与外聘教师讲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各类培训19期,参训人员900余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各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抓管理提效能。按照目标任务精细化、人员岗位精细化、工作规范精细化、绩效考核精细化的工作目标,各部门及时下派、领取、汇报反馈工作任务,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坚持"三个结合",即季度考核与日常检查相结合,考勤与考绩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注重工作实绩和工作质量,从具体工作入手量化考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另外,非公党建工作也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中共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建立8个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为有效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目前,已批复非公企业党支部12个,培养党员积极分子20名,发展党员7名。受到区领导高度肯定。
一年来,我们立足职能、恪尽职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服务发展效果明显,市场整治成效显著,队伍面貌不断改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监管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监管、虚假广告整治等民生热点工作与人民群众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庸、懒、散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基础建设有待改善,监管手段依然滞后,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监管执法需要等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通过鼓足干劲,克服困难,凝聚力量,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