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胡适传》读后感(共2篇)

时间:2024-03-07 03:16:44
《胡适传》读后感(共2篇)[本文共3555字]

《胡适传》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胡适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胡适是一直有着“讲学复议政”的计划的,有人说他的谈政治很可能因为学问做不下去了。这一点胡适自己也有所承认,他说他一生都会在专业人士面前感到不自信。做完《章实斋年谱》的胡适感到心累,只想开天辟地,让后来的能者做细致功夫,他自己并不想展开深入持久得研究,可见他没有太多的耐心,不是一个匠人。

不是一个匠人,有错吗?没错,但问题是他想要做到博而精,他对自己有匠心的要求。

1915年,胡适在日记中说:“吾鹜外太甚,其失在于肤浅。今当以专一矫正之。吾生平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在其有意识的层面,他随时都在注意自己博而不精的弊病;但在其无意识层面,实际上仍偏于往博大一面发展。

其实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博”,也是不容易的,况且像胡适这样的'博还绝不肤浅,他其实大可以不用去做学问,专门作讲演,写讲稿,索性做一个只开风气不搞研究的人。但他放不下,不甘心,又贪心。他之所以在学问和从政两方面徘徊,归根结底还是从小的人设太高,导致了他的不愿意让任何一方的人失望,于是就委屈自己,压抑自己,一会儿率性而为,体现他的本我;不一会儿又觉得欠妥,要收敛要谨慎,他的超我定得太高,时常压得他内心紧张。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啊!我甚至怀疑他的所谓“率性”也是装出来的,为了迎合某些人对他的这一块的期待。

人设的压力,来自小时候的一个外号----糜先生。他得了这个外号,就像是被捆绑了一样,言行举止都要维护这一公众形象,说得粗糙一点,就是他必须要装一装,这一装,就是一辈子。后来有一次,他在跟小伙伴们玩砸铜钱的游戏,被一个大叔看见了,就笑他说:“哎呀呀,糜先生也玩这个呀?”小胡适当即把脸一红,从此再也不同小朋友完了,因为他对于自己所要扮演的历史角色早有自觉,这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他从这一刻起就开始准备了。

准备得那么早,自觉得那么早,还是一辈子徘徊,不知道要做什么?

胡适和木心都是很有广度的人,前者纷杂,后者精深,究其缘由,还是一躁一静之故吧。木心偏重文学也可能出于无奈,只有文学是可以一个人简简单单完成的。他的音乐创作需要有人配合,需要录制,这些都是复杂的流程。美术,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更复杂。他的颠沛流离埋没了他的一部分才华,但从来没有约束或者影响到他的深度。对木心来说,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似锦。文学就文学吧,就单单写文作诗,也能从中看到他的音乐美术。他并不是一个鱼与熊掌都要兼得的人,相反,他是一个鱼与熊掌都可以丢开的人。

胡适在留学期间最关心的是中西文化异同的问题,他虽然大骂诸多留学生数典忘祖,可自己西书读多了,也避免不了被西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在无意中已慢慢向西学投降了。

因此他要用西学来改变中国的局面,求变求新,然而他的自我约束和从小学习旧学的修养又使他疏离于他所在的时代,各方面都要周旋,各方面都不愿十分地讨好。既要成为社会活跃分子,又想隐居避世,这才是他最纠结的矛盾点吧!

胡适说自己最讨厌平凡和中庸,说自己是一个富于感情和想象力的人,但他不屑于表示我的感情,又要使想象力略成系统。往往,在任何场合,他都把自己的人设定为“亦正亦邪”“亦收亦放”“亦开亦合”等等,总之就是两全其美,好扎心!似乎专心做任何一件事,专心表现任何一种品质,对他整体而言都是一种浪费。

纵观胡适的一生,似乎都没有太出格的表现,完全符合“糜先生”这个身份,爱惜羽毛的他和表妹曹珮声在一起的三个月,或许是他人生中最率性的一段时光了吧!他为此颇写了几句诗: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梦里总相忆。人道应该忘了,我如何能忘!”

“多谢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

读罢全书,总有一种“可惜”。不是一种,是好几种。

第2篇:

胡适大传读后感

(2015-04-28 12:50:05)

转载▼ 标签:

杂谈

今天,看完了《胡适大传》,全书共1350页,花了我不少时间,掩卷(其实是合上ipad)琢磨了一下,发现近几年看了不少关于胡适的书,有的是胡适写的,有的是写胡适的,印象当中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胡适说禅》,《白话文学史》,《人权论集》,写胡适的有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李敖的《胡适研究》,朱洪的《胡适大传》,还有一些零零星星与胡适有关的文章,看了这么多,觉得应该把一些感受写一下。其实评价胡适的文字已够多了,毁之誉之都有,我不打算再多废话。而我的读书感受可能离这些书的主题较远,不过也是因为看了这一系列的书,了解到了民国时代的许多人物,才会有我下面的这个感受。那就是,留洋深造对个人的成长、成功真的很重要。

就拿胡适来说,1910年他考取第二期庚款留美官费生,和他同期的有语言学大家赵元任,还有任叔永,陈衡哲,竺可桢,吴宪等人,哪个回国后不是响当当的人物。然后再看其他几期庚款留学生,如前几期的梅贻琦,金岳霖,叶企孙,汤用彤,吴宓,再到后几期的钱学森,杨振宁等等,看看这些名字,都是一代宗师啊!看了这些庚款留学生名单后,我干脆对近代以来一些名人、大师、泰斗、领袖做一下梳理,发现在近代史上那些牛逼哄哄的人,基本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先是清代的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虽然没有出国留学,但已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而同是启蒙思想家的严复更不用说了,他是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翻译了很多西方重要理论著作。然后有了洋务运动时的公派留学,如唐绍仪,詹天佑,以及甲午海战中的中坚力量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虽未正式留洋深造,但去英国接船时收获良多)等。到了戊戌变法一派的康有为,虽没有留学国外,但他1879年去了一次香港,眼界大开,于是注重西学,渐渐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他的学生梁启超则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又游学欧洲,到处求学、讲学,有了这些留洋经历,才使梁任公在退出政治舞台后在学术上成绩卓著。再说闹革命的孙中山,他13岁就到檀香山,在国外接受了较系统的西方近代教育,有了自由、博爱的普世价值,想在中国实现,于是闹起了革命,成了国父,再看他的信徒们,吴稚晖,汪精卫,蒋介石等也都是留过洋的。接下来看我党这边,缔造者如陈独秀,曾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李大钊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董必武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都是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毛没留过洋,看他闯了多大的穷祸)。以上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从国民党到我党,主导这些运动领袖人物的基本都是留过洋的。

接下来,就我能想到的一些牛人,经过百度搜索后证实,他们都是留过洋的(假如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他们的毕业院校,百度百科上都有)。他们的名单如下:蔡元培,钱玄同,傅斯年,蒋梦麟,鲁迅,陈寅恪,徐志摩,王国维,钱钟书,林语堂,辜鸿铭(出生南洋,通晓七国语言),顾维钧(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和胡适还是校友),梁实秋,刘文典,冯友兰,郭沫若,钱伟长,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茅以升等等等等,实在太多没法一一列举了。这些名字可算是如雷贯耳了吧,这么多牛人都出国留过学,难道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其实我觉得道理真的很简单,之所以要出国留学就是因为外国比中国强,我们要去学习,所以去学习过的人回国后就比没去过的强。清朝、民国的时候是这样,其实现在还是这样,我们现在只认gdp,以为自己是老二了,牛得不得了,其实不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的中心还是在西方,在美国,其实西风东渐四个字仍能很确切的反映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只有老毛这样的狂人才会说东风压倒西风这样的大话。所谓西风东渐,就是指,我们中国还是在走山寨主义,或者拿来主义,最简单的来说,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就是舶来品,那是德国人马克思的理论,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罢黜百家,独尊马术了,只是山寨了一下,加个中国特色。再比如说我们现在不可一世的互联网三巨头,百度李彦宏是纽约州立大学的硕士,后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做过资深工程师,有了这些先进的行业经验,所以他才能先国人一步了解到做中文搜索引擎的巨大市场前景,到中国来搞他的度娘。再来看腾讯公司,虽然马化腾没有出国留学,但他的腾讯公司最早做的即时通讯软件也是模仿国外的icq,一开始叫oicq,就是后来点qq,是山寨主义的成功案例。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我们知道马云在搞阿里巴巴前经营过一个翻译社,1995年一次替客户到美国去讨债的经历使其无意中接触到了互联网,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无限神奇,回国后就辞职,开始互联网创业,而他玩的电子商务也是美国人先玩的,像cisco,dell等美国公司90年代已经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了。

当然我自己没有出国留学过,其实没有资格说国外教育有多么好,但就自己以及身边同代人的亲身感受来说,在中国的当代教育体制下,真的学不到什么东西,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基础,其实相当于扫盲,高中以后的任务主要是为了高考,耗费三年大好光阴满脑子记那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结果进了大学没两年忘得一干二净,进了大学以后基本上认为这辈子读书的使命已完成,混个三四年毕业走人,纯粹是为了有张文凭好找工作,你说这样的环境和风气能出什么人才?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胡适大传》没什么关系,不过这还真是我的读后感之一。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代既然已感到深受其害了,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重蹈覆辙,能早做打算,给女儿创造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不求光宗耀祖,也不是望女成凤,只是让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真的学到些东西。正如洋务派张之洞说的:“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赵充国(也就是赵营平)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容易理解。孟子的置之庄岳,其实大意是指一个楚国人学习齐国话,在楚国怎么学都没效果,到了齐国,一学就会,置之庄岳就是把他扔在齐国热闹的街市,这是我自己的译文,可能不很准确,不过大意不会错。)

《《胡适传》读后感(共2篇)[本文共355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