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五二班 朱怡琳
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要靠水才能生活。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切,它为人类来带了希望,却也是毁灭的象征……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地带洪水奔腾不息,淹没了房屋,让许多人无家可归;淹没了学校,让无数学生在恐惧、潮湿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淹没了树枝,鸟儿,动物们无家可归,有的被淹死了,有的逃到了别的地方,只留下了一颗颗悲伤地泪珠……
这时,当长江地带被黑暗、恐惧淹没时,一束希望的光芒出现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们接到任务,日夜兼程地赶到了灾情现场,进行救援。
这些官兵不畏惊险,每人一套救生服,分散到各地去进行救援。有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一座座人墙,阻止洪水的侵袭;有的,背上麻包,不顾泥地行走困难,即使受了伤,也没有休息,依旧把麻包堆在大堤上防固大堤;有的,划着救生艇,不顾疲劳,火速赶到被淹没的房屋,去寻找需要救援的人……
他们,对当地的群众来说,就像大救星,把他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那些战士,为了救当地的群众,不知做出了多少奉献:个个都成了泥人,有些受了伤,因为没及时处理,又加上被水浸泡,伤口被感染得非常厉害,甚至有些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
他们,是为了群众的生命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伟大的,是英雄。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姓名,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民奉献的优良精神,让解放军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第二篇:《大江保卫战》
23 大江保卫战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大江保卫战》。
课文简介: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全文是紧扣一个“战”字来展开的,写了 “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在写作特色上本文描写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实,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灾民”的本色得到充分地展现。学好本篇课文既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的有关要求中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本设计以自学、品读为主,试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建构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获得语文学习的愉悦。同时,使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文本的交流中激起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得到启迪。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3.对文本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力,但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对98年的那场洪灾没有深刻的体验。好在孩子们普遍对解放军比较崇拜,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观看视频。)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引读课题)大江保卫战。
2.走进文本,感悟灾情紧急。(课件展示:这就是1998年的长江洪灾示意图)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跟老师进行接力读,我读省略号前的,同学们读省略号后面的。
二、走进战场感悟真情
过渡: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给你什么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板书:铮铮铁汉)
1.出示自读要求:课文是怎样通过具体语言来表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本色的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文,用笔勾画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简要在旁边做些批注。(5分钟)
2.出示合作要求:同桌互相交流勾画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感动的原因,也可以大声地朗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
(一)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
1.看第2自然段,其中哪些词句打动了你?(学生交流)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救援行动的神速)从哪里看出?你们小组读。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①哪个词或句子触动了你的心弦?
②追问: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他们顾的又是什么?
引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保住了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
保住了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
所以,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这是他们的使命,更是他们的誓言——大堤,保住大堤!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课件出示图)
①同学们,这就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的一道人墙。愿意加入到这堵住洪水的人墙中来吗?(愿意!)那么请起立。
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不怕!)
暴雨下起来了怕不怕?(不怕!)
巨浪打过来了怕不怕?(不怕!)
②好一群英勇的战士!你们在喊什么?
[出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③指名读:(适时点评)
④谁再来把这句话读读?(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谁再来读一读。
⑤战士们,让我们一起呐喊——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① 什么是“伤痕累累”?
② 手上有——,身上有——,脚上也有——,这就是“伤痕累累”。
[视频课件:抗洪战士的手] [ppt出示抗洪战士的背]同学们,面对这样一群伤痕累累的铮铮铁汉,你想说些什么?
③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这句话中再来读一读(出示: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④这真是一群——铮铮铁汉啊!
……此处隐藏3568个字……来,情理交融,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过渡: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b、学习画面之二:铮铮铁汉
1、想想课文是通过什么把黄晓文的精神表达出来的?
2、交流:(语言、动作)(这一段话抓住了黄晓文的——语言、动作来表达精神的)
【从总体上、表达的角度上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精神,与前面的讲读方式有所不同。】
(1)哪位同学来读一下黄晓文的语言和动作。大家体会到了什么?(争分夺秒)争分夺秒为了什么?
(2)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疼吗?可他觉得疼吗?为什么?
望着这样的战士怎能不心疼?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省略号里省略了什么?【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领悟铮铮铁汉的含义】 评: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标点都内涵丰富!
小结: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出示课件)再读“在那几十个??感人的事”
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形象。(板书:铮铮铁汉)
3、c、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
1、同桌先交流,并谈谈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并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2、集体交流重点句子:
(1)“战士们的冲锋舟??以生的希望??”(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①出示第一句话,请用朗读汇报你们的学习收获。哪桌先来读?②用心读就能读到战士的心坎里,你们能从中体会到一颗怎样的心?
【重视对学生的朗读,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③你们体会得很真切,能把你们体会到的“心”融入到朗读中去吗?你俩一起来读一下。
④教师展示画面(确实如此,同学们你们看,讲述画面。)齐读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文中的这一段话也非常感人,哪组来读好它。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情?
3、总结过渡: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大救星”!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4、引读最后一句话。
四、走出战场,掩卷深思
此刻,你一定对英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谈一谈!(奋不顾身 舍生忘死 勇往直前 ??)而我觉得英勇就是头顶烈日、身挡激流、日斗洪魔、夜卧长堤,他们正是怀着这种爱,他们用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打赢了这场—指课题学生齐读——大江保卫战。其实,子弟兵的英勇不止是表现在大江保卫战中,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只要是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他们为祖国和人民随时准备流血牺牲。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让我们静静聆听一首英雄的赞歌。把你们的所思所感付诸于笔端!
教后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因此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我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本设计试图通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课件,根据母语学习特点,抓住重点词句朗读品味,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再现当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品味语言文字,感悟子弟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在设计小组学习时我曾反复思考,什么样的小组活动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所以首先我是让学生自由读文、找感动的句子一再让学生能充分的品读语言文字,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这样一种先行交流的形式,自认为学生参与的面会更广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这一环节则按自己的预设层层深入,当然也得关注课堂生成!我通过关键词句的品析以及一些标点符号的内涵引申和不同形式的朗读努力让文本感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掀起学生情感的高潮,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第五篇:《大江保卫战》听课体会
《大江保卫战》听课体会
10月18日,我有幸到高薪一小听了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组织的由江苏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郁盈老师送来的一堂精彩的观摩课《大江保卫战》,很多环节和细节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教师动情、激昂的语言;巧妙、合理的环节设计;真实、珍贵的录象资料……让人看到了她对文本深入的研究,为课堂的充分准备,并一睹其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课伊始,情已生
开篇播放的一段抗洪抢险的录像气势恢弘,气壮山河,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而更大的是心灵的震撼!这段真实的录像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那个夏天,把我们带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抗洪现场,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郁老师用一段录像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为接下来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抓住语言特色,品读语言文字
郁老师先是让学生默读,找出感动的句子并写下感受。这里,郁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解读课文。此时,教室是寂静的,学生看得很投入,他们边看边读边感悟。看得出,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思考,学生已融入文本中,在解读,在品味,在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色彩。正是有了这一环节的情感积淀,在下面的交流环节,学生对关键词和关键段落的解读都比较到位,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的集体朗诵,学生“高声呐喊口号”,读的铿锵有力,感情真挚,那都是发自肺腑的呐喊和朗诵,那是情感的共鸣,那是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抓住文本教学的表达方法,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新理念和大语文的教学特色。
本堂课中有一点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郁老师在教学中如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课堂气氛可能会更活跃些。教学效果会更完美!
总之,这次的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汲取别人教学的长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努力为开发区的教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李
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