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我有一个梦想)
读书笔记
书名: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martin luther king
文段摘抄:
1. 然而,整整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得面对这个悲惨的现实:黑人依然得不到自由;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黑人依然被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锁链羁绊着,举步维艰;整整一百年过去了,在物质繁荣的汪洋大海之中,黑人却依然独自生存于贫穷的孤岛之上;整整一百年过去了,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向隅而泣,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感到流离失所。因此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2. 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然而起,实现其信条的真谛:“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土山坡上,昔日奴隶的儿子与昔日主人的儿子能够如兄弟手足般同榻而坐。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就算是密西西比这样一个被不公正和种族压迫的热潮所统治着的荒漠之州也能转变成一方自由和正义的绿土。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而是以内在品质来评价他们的国度。
3. 当美国成为真正伟大的国家,这一切必将成真。
4. 因此,让自由之声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高峰回响!让自由之声在纽约州的雄伟山脉中
回响!让自由之声在宾夕法尼亚州高耸的阿勒尼格山峰回响!
5. 让自由之声在科罗拉多州白雪皑皑的落基山回响!
6. 让自由之声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柔美群峰回响!
7. 不,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在佐治亚州的石山回响!
8. 让自由之声在田纳西州的远眺山峰回响!
9. 让自由之声在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山岗,每一处丘陵回响!
10. 到那时,上帝所有的孩子——白人与黑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基督教徒与天主教徒—
—携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圣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读后感:
这是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华盛顿的黑人集会上发表的演讲,那正是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最为严重的时期,正如他所说,黑人仍然被枷锁无情的束缚,在学校,旅馆,银行甚至公共厕所都能看见那刺痛那有色公民尊严的,污蔑黑人人格的“for white only”,所以,他们从密西西比而来,从佐治亚而来,从纽约州而来,从宾夕法尼亚而来,共同见证着伟大的时刻,这共和国的孩子们在林肯脚下诉说伤痛的时刻,这有色公民们向华盛顿纪念碑讨还“天赋人权”权力的时刻,这举国黑人以为共同的梦想而聚集在一起,要求白宫实现二百年来的神圣承诺,争取各色人种平等站立在带有母亲体温的寒冷大陆上的时刻。现在,没有人能阻挡黑人为争取人格自由和权力平等而斗争的脚步,没有人能动摇他们捍卫追求幸福权利的决心,没有人能干涉他们去追寻那明明白白写在《独立宣言》上的语句。我仿佛看见,那飘扬的旗帜和那血红色的标语,看见,在那盛夏的阳光中,黑人同胞手挽手哼唱的庄严的赞歌,我看见他们坚实的脚印踏进美利坚的记忆,看见他们笃定的眼神刻在了自由之书的扉页,我仿佛听见白人与黑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基督教徒与天主教徒——携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圣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第二篇:光荣与梦想读书笔记
旅途上一直有看书的习惯,因为不受干扰、心态平和,所以总觉得对于所看的书来说,能够被如此这般集中专注的阅读,不能不说是一幸事。今年暑假回家的车上,挑选的是《光荣与梦想》的一二部,这次,最应该感觉到幸运的绝对是我本人。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是美国记者兼作家威廉?曼彻斯特初版于1973年的著作。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看到一个电视读书栏目介绍说此书最近被重新校译出版,特别想一睹这套影响了一代人的名著,可是看到书店码放的一套五本精装16开本大部头二百大洋的价码,踌躇再三还是放下了。于是来到厦大第一次进入图书馆主页,搜索的便是这五个大字。不巧新版本可能比较抢手,几次的搜寻都未能如愿。直到放假之前,躲到有空调的曾厝垵图书馆避暑,竟然让我翻到这1978年由当时的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所谓供内部参考用的最老版本。书虽老旧退色竟还整洁,纸张虽发黄发霉可还干净!
回家的道路有些曲折,需要先坐厦门到南京的火车,然后再从南京转车,所以不得不精简行李,仅有的一个背包,除了必需品只能挤进两本去。那么就这样上路吧。
这套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四十年间的美国历史。全书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变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本书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根据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写成。应该说,举凡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历届政府中统治集团的内讧和两党的勾心斗角,经济危机引起的严重社会**,以及工人、农场主、退伍军人和黑人的群众斗争等等,都写的绘声绘色。
1、罗斯福
罗斯福本人正是集美国的“光荣与梦想”于一身的卓绝人物。
在大萧条力挽狂澜之后,罗斯福深谙全面的,全球的战略,这使他成为“最伟大的战时总统之一。”从外表看,他确不像一个军事天才。他每次访问军队,老是穿着他的绒布衬衫,戴着旧帽子,还有那漫不经心地打起来的蝴蝶领结。看上去,他倒更像一个衣着随便、精神饱满的老爷爷,要去度周末钓鳟鱼的样子。但话得说回来,他所率领的军队,本来也是很随便的。美国不是欧洲国家,它和欧洲国家不同,而这个国家最好的代表,就是这个住在白宫的美国人了。戴维?利连撒尔律师可以这么写罗斯福的“脸孔是世界上最英俊的战斗的脸孔”,艾森豪威尔将军可能对总统熟知地形、掌握和记得一个乡野的所有特点的天赋感到五体投地;然而,对于美国士兵和水兵来说,他的最大的天赋还是他对人热情关怀,以一个卷起袖子实干的美国的卷起袖子实干的总统的面貌出现于世界舞台之上。乔纳森?丹尼尔斯写道:“在他那个时代里,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在美国人惊惧之时,能唤起美国人的内在信心。由于他深信美国人的自尊感,所以他要求或者期望美国人拿出勇气来的时候从来是没有什么顾虑的。”最能说明罗斯福的风格,说明他体贴
民情的是,有一次他视察夏威夷陆军医院。他到夏威夷本来是要跟海陆空高级将领谈话,制定计划,发动巨大攻势,迫使日本屈膝投降 ……此处隐藏11666个字……响力逐步加深,使得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应当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问题的现实性凸显出来;其次是中国的崛起还只是经济再崛起,因为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都大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大国。中国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不仅仅是给世界提供最多的产品,而是同时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软实力要素,这些软实力要素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行政体系乃至科学、文化、艺术和语言。例如唐代的时候,在西方比较历史学大师们看来,它“建成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的制度;它们不仅成了唐代的标记,在许多方面继续深深地影响到了直至20世纪的中国的文明,并且还为受中国深刻影响的东亚新兴诸国——日本、朝鲜和越南——提供了基本制度的样板”,“在中国的东北、西南和南部,是一些仿效唐代中国的
稳定的独立国,它们具有深受中国影响的相当发达的文化,以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东亚文化在那时已经形成”。丁学良认为,从近代直到今天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就,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中国历史上整体文明所达到的高度,不具有那一时代的文化投射力。文化主权的提出,就是要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潜力寻找到一个可以起跳的制度平台,从而把文明潜力转化为文化投射力。
要想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我们首先要有对本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自信心。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自信心,那么它就是无力的、无气的、无力的,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能从西方学习到真正有意义东西的可能性太小了,最有可能的就是该民族被同化。我们曾经以为要把传统文化彻底消除,才能进入现代文明。其实,传统文化是塑造现代文明的基石,是背景。如果德国没有强烈的日尔曼民族主义,或英国没有一种渐进的对宗教重视的过程,他们可能也就不存在现在各自的市民社会了。一个民族要发展,尤其是在危难中自救,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建构方面的改变,还需要非常深刻的文化乃至文化心理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在探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时,提出了一些富有方法意义的思想,这些思想能教会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可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方法价值。比如“中庸”,要求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过”与“不及”都应避免。“中庸”显然是以方法见长的传统文化。又如“天人合一”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状况直接与自然状况有关。因此,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善待自然,不能破坏自然,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协调关系。无疑,“天人合一”也是一种以方法价值作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提倡德治,崇尚操守,注重修身,五千年的文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立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这些传统美德和道德理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境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同时,由于中国几千年封闭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的官僚制度,使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避免地有其落后、消极的一面。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式较之古代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虽然取得了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科学技术成就,但历代封建统治者,实际上都把科学技术当作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认为“小人能之”,君子是不屑去做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我们常说传统文化是财富也是包袱,这里所说的财富,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精华;这里所说的包袱,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糟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新文化诞生的基础和文化民族性的根基。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基础;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全盘决裂,不仅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人们在创造、构建新文化时,只有首先正视传统文化的存在,在前人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有新文化的创造。同时,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而文化的民族性来源于文化的继承性,另起炉灶,凭空重建,将难以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个性。只有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保持文化的民族个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障碍。传统文化的糟粕,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背离、相冲突,阻碍社会的进步。同时,传统文化的糟粕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它钳制人们的思想,妨碍人们的行动,不利于人们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否认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抱残守缺,不抛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做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进行精华与糟粕的取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或批判,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否定,而必须经过时代的过滤,将传统文化置于时代的坐标之下,来进行我们的分辨、判断和选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便应当继承;违背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代发展潮流相背离的传统文化,便应当抛弃。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精华与糟粕的取舍。传统文化的取舍,不能单凭主观判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让实践来选择。将传统文化融人社会实践之中,通过社会实践证明是精华的内容,毫无疑问应当继承下来,通过社会实践证明属于糟粕的内容,则应果断抛弃。
上次由于篇幅的限制,更是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只能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讨论,太过肤浅。在评语中,李老师让我继续关注传统文化方面的话题。这些天来,我一直在关注相关方面的资料,有了一些心得。没想到这次我所选的书也有与文化方面有关的章节,完善了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于是便决意写出心里的一些想法,算是给李老师、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吧。
1. 陈寅恪,《金明馆业稿二编》,上梅古籍出版社,1980
2. 钱钟书为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所撰序言,中华书局,1
985
3. 陈寅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学衡》1931年第4期
4.
5. 钱穆,《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888王晓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理论学刊》,2014年1月,总第179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l卷,山东人民出版社,**年
6.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7. 梁启超, 《孔子》,《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六》,中华书局
8.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人民出版社,2014
摩罗,《中国站起来》,长江文艺出版
12. 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