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学生孙悟空读后感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孙悟空有一个梦,那样躲藏在他每一根毛发中,刻骨铭心。紫霞仙子一向喜欢在云边站着,几万年来只有孙悟空一人问她在干什么,她问他“为什么别人都不问我看什么?你却问我看什么?”她执着,却扰得孙悟空无可奈何,终了,她说:“因为你有灵魂。”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孙悟空》读后感,请您阅读。
《孙悟空》读后感1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住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堵佛,都烟消云散。
这,也许荒唐,但你知道更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吗?我说这是一只猴子说的你信吗?猴子说的,这是多么可笑啊,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可笑,相反,我更多的,是赞叹,就冲着他那股不服从命运的劲,我敬佩他。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这句话,是一只叫孙悟空的猴子说的。
孙悟空么?啊,我想起来了,西游记里的那个对吧,他他他,他不是还有一个叫唐僧的师傅吗?至今,我还犹记他喝空碗也能醉的表现,是啊,长夜漫漫,太清醒不会很难受么?
可八戒似乎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总喜欢一个人对着月亮傻笑,笑着,笑着,竟泣不成声了……。还有一个人,悟净,在孙悟空再闹天宫时,许多天将,冲上去与孙悟空相斗,纷纷踩在沙悟净的身上,血从沙悟净的嘴角流出来,他还把那个琉璃盏死死护在怀里,碎碎念道:“只剩最后一片了啊,五百年了啊…………”
人生在世,百年也好,千万年也好,都是未来前的一瞬,这一瞬后你什么都没有,你曾有的只有你自己。你在这个世上永远地孤寂着,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站点。
怎样找到真正的站点呢?试着抬头挺胸些吧,尽量把这条路走到最精彩,那样,你人生的站点,会散发出阵阵光彩,让自己成为最闪耀的星星,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孙悟空》读后感2
初读《悟空传》,本以为是一场闹剧,看过之后才深深感叹:理想与现实为何如此遥远,人生的意义为何如此渺茫?
用粗俗平白的语言揭示万般的无奈,作者纸后的功力非同一般,对所有意义的探索也相当深入。唐僧的看不透、孙悟空的懦弱、猪八戒的痴情、沙僧的奴性……作者虽然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但仍别具一格。还记得唐僧对自己的师傅说我要学的东西你教不了我,师傅问他想学什么,唐僧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是何等的气魄!藐视万物,唯我独尊。唐僧发现了佛祖与观音对世人的欺骗以及小乘佛法的界限,他要跳出去,不惜自毁千年法力,不惜一死。他度不了众生也不肯自度,只能痛苦。
当然《悟空传》的主人公还是悟空,只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唐僧,因为这里的悟空不再有齐天大圣的气魄,他乞求早日取经,消除罪孽,受人蒙蔽,愚昧无知,忘记自我,完全成为受人摆布的布偶。我很这样的现实和现实对理想人生的扭曲。谁都没有错,却又都错了。当现实的枷锁束缚住一个人的心,他的心也就不能飞翔了。所以读的时候一直在乞求:希望悟空早日醒悟,希望八戒与嫦娥终成眷属,希望沙僧放下“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执着,希望小龙马不要念念不忘江流,希望紫霞可以帮悟空一把……故事的结果,所有的希望都落空,这就是现实吗?
故事不长,平白的话却引人入胜,笑过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悲剧。也许文学性不足,但确实引人深思。
《孙悟空》读后感3
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与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在这里彰显出无助与无奈,就像今何在所言,“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往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路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有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的精彩一些,走的.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去做你想做的事。”人生就是舞台,我们都是舞者,有时会梦想着具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随心所欲,但是《悟空传》让我们看到了崭新的孙悟空,看到了唐僧师徒的迷茫与困惑……。
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一直是《悟空传》探讨的主题,唐僧师徒四人面对早已注定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游的道路。孙悟空、猪八戒虽然神通广大,但在命运面前,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小人物。
何为真何为假?人的好坏由谁衡量?玉帝、神仙,神仙说你是仙,你就是仙;神仙说你是妖,你就是妖。何为妖怪?妖怪只有两种:一种是当年跟孙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孙悟空必须把它们都干掉,方能成佛;另一种是神仙安排九九八十一难,度过方能成佛。
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去做取舍、选择,就像悟空,你在逍遥自在,一怒勾销生死薄,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你也难逃如来手掌心,你必须杀掉自己以前的兄弟,才能去掉紧箍咒,立地成佛,位列仙班。由此及人,不难想象,会七十二变的孙行者都难逃命运安排,何况你我?我们虽是独立的个体,但谁不是单位领导的棋子,在棋盘上由他人摆布。
记得爱比克泰德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要得到快乐与自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今何在说西游记是场悲剧,那么人生呢?在西行的路上是悲是喜?五百年太长,我们只有短短几十年,是精彩是平庸,是欢喜是悲伤,全看自己,把握现在,在能掌控的空间实现自我,好似五百年的悲与喜……
《孙悟空》读后感4
再次捧起《悟空传》,心中不免有些涟漪。如果说,初读此书时是激动,是难忘。那么再读此书,则是对传统西游认识的再次颠覆。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西游。今何在的《悟空传》呈现的是一个叛逆无常,甚至可以说的是荒诞的西游。在这里,没有正义凛然的孙悟空,没有可爱憨厚的猪八戒,也无一心只向佛祖的唐玄奘。有的,是奋力挣脱禁锢的孙悟空,违背天庭的猪八戒,挑战如来的唐玄奘。所谓的神真的是那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一尘不染的神仙吗?在看到《悟空传》中那高高在上,无视世间苍生,冷血,虚伪,自恃天地间主宰的神。我第一次对神那完美形象有了质疑,这样的神,到底是神还是魔呢?一个人的一生,若无欲无求无情,那么永生又有什么意义呢?而那一个个我们印象中邪恶污秽的妖,奋力争取自由,与神给他们划下的那所谓的“命运”斗争,倒是比神更加有血有肉。
今何在笔下两个孙悟空,一个是打死唐僧,大杀天庭,狂傲的齐天大圣。另一个五百年后,忘记自我,一心求佛的孙悟空。然而最终,狂傲的大圣被如来打死了,结局悲惨。金蝉子走遍世间,用千年修为与如来作赌,他要修的是大乘,要世间圆满。赌注即是有没有人能摆脱如来的控制。结果,金蝉子输了,灰飞烟灭。如来也没有赢,因为他深知,孙悟空即使死,也没有遵循他的掌控。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肉体虽死,但精神是永存的。
如来想让孙悟空否定自己,然而一颗自由的心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倒的。
流星虽然短暂,但那一瞬间的美丽让人铭记,人的一生总要有意义,漫长黑暗的生存毫无意义。
在这看似荒诞的文字背后,却时时透露着一阵苍凉,那是关乎一切的存在。就像“人不能活在幻想里,认清现实。”把神比作生活,把妖代入我们。对比现实,我们逐渐无力且疲于反抗生活的安排,臣服于被安排。有些人在经历了越来越多的无奈和冷漠后,都变得麻木,改变了自己,放弃了反抗,失去了初心,也弄丢了自己。
也许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个体,但却绝不能甘于平凡,接受一切安排,被生活的条条框框盘成了傀儡,那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深爱过,我奋战过,我不在乎结局。”金蝉子问何谓大道,悟空问何为正义……这偏离了原著吗?
这天,挡不住那跳动的心,挡不住那自由的魂。年少总是轻狂高傲,只愿不忘初心,即使被磨平了棱角,却仍坚守自己,归来之时仍是少年。《悟空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游,我受益颇多。怎能忘了西游?
《孙悟空》读后感5
继《西游记》之后,又续读了很有名气的《悟空传》,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应该是不能作为西游记续传来说的,但是立意角度很独特,原著中众人的形象也重新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平民化的形象,读来诙谐幽默,平易近人,趣味十足。
本文特色是对话体辩论方式发展剧情的,作者很喜欢论哲理,喜欢和人谈佛法人性,基本上挺到位的,三观也正常,有些理论我也受益匪浅。本文也有大话西游的影子,三段爱情观,孙悟空的,唐僧的,八戒的,沙僧在这里面是个苦逼的角色,但作者也很好地将他的个性发挥地很好了,伏笔埋得也很好。
文章的叙事方式比较独特,倒叙,插叙,论叙都有,看着人有些找不找北,需要耐心好好读的,不能跳着读,否则会断了思绪,个人感觉这种方式还是有点混淆,跳来跳去的需要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作者功夫到位也解释清楚了,但是五百年前后这样穿插来去,还是有些乱,不方便作者阅读,当然也是文章的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吧。
孙悟空在这本书里有两个角色同时推进故事情节,一个是善(服从)的,另一次个是恶(西天取经前的),基本就是善恶交替进行,可以看作是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的发展路线,取经在这里也是如来和金蝉子的一个赌注,看似金蝉子输了,最后输的人却是如来,这里是一个哲学命题,命运的决定论和命运的不可知论,一个是决定论,一个是变化论,作者倡导的是积极向上的变化论,这种论调基本上年轻人受用,老人们多爱决定论,两种理论没什么对错,这是各需所求决定的。
永远不要去彻底否定一个理论,也不要盲目崇拜一种理论,对和错不是人定的。
佛的形象又在本书中再次弱化和评判,如来观音玉皇大帝等仙人们又一次被拿来丑化,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凸显孙悟空无谓的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让主角情绪精神更加饱满,当然难免会让读者持续增加对佛的厌恶型,其实这并不是作者本意,实是将仙人们暗喻成现在的官员或者上级权利者们,那种官官相护,毫无同情心的工作态度和推诿行为做出批判,这是很有进步性的,社会精神文明见说见文件而不见行动的匮乏是一直存在蔓延的,这就好比是天庭,有各种规则和惩戒,和现行的行政事业国企单位没多大区别,领导是天,下面干活的人又毫无工作激情可言,组织要你怎么办,那就是天条,所以西游记的批判现实性很强的,妖哪里是妖,神哪里是神,凡是和仙神有同等法力但不听管教的就是妖怪,可笑至极,一切都是天注定,是天意。
经典文学作品可能通读趣味性没那么爽快,但是它们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发人省醒不朽的作品,同时还会再衍生出更种后续作品,造福于人。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悟空传》今何在?